15_final_article_vertical  

 

【 Information 】

中文片名: 尋找幸福的15種方法

英文片名:Hector and the search of happiness

片長: 120 分鐘

台灣上映日期: 2015年06月26日 (高雄電影節)

導演: 彼德 崔樂森

主配音: 賽門 佩吉、羅莎蒙 派克、東尼 克莉蒂、史戴倫 史柯斯嘉尚 雷諾

 

【 After-watching 】

 

「 現在試著靜下心來,回答我,你快樂嗎

 

故事主角是一名心理醫生,他的生活非常規律,他的世界既整齊又簡單,而他也樂於如此,和女友卡娜過著再穩定不過的生活。有一天他覺得自己替心理病患診療的時候根本無法專心,他無法耐心地去聆聽每一位病患的話,更沒有可以使病患快樂起來的能力,突然地,他這樣深刻地感覺到。

於是他決定拋下一切,獨自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。如同近年來開始盛行的Gap Year,就是給自己一年的時間,離開工作,離開固有的生活去探索世界各地,去任何你曾想去的地方,做任何你曾想做的事。

整體故事敘事手法與架構蠻像是《白日夢冒險王》加上《貧民百萬富翁》的節奏,藉由主角這一趟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來陳述「快樂到底是甚麼?」

 

1  

 

故事開頭有段台詞是這樣的,「正如所有頂尖的心理醫生,他懂得以問題回答問題。」看到這邊不禁仔細想想,似乎真的大部分的心理醫生都是如此,用問題回答你,好讓你自己去重新思考問題,這有用嗎?其實我也不知道,倒是挺有嘲諷的趣味,到頭來你的問題還是要靠自己去突破解決。

主角赫克托出發前一天晚上突然問起女友,「你快樂嗎?」女友嚇得差點哭了出來,也是啦,哪天你的另外一半突然很平靜地問出你快樂嗎這句話,想必很多人都會立馬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帶給對方快樂?有太多時候,或許我們都在庸人自擾。



3c355068e399e6e4    

赫克托第一站選擇了中國上海,上飛機後發現女友塞了一本筆記本在行李中,並要赫克托在旅途上將本子填滿。他在飛機上巧妙地認識一位大銀行家,因為想寫旅行筆記卻找不到筆,因此隔壁的大銀行家將筆借給赫克托,還說了句:「這筆比你的車還貴,記得還。」當下赫克托寫下第一條尋找快樂的守則。

『比較,破壞了你的快樂。』

 

1  

 

因為赫克托說出,他開始旅行是為了尋找快樂,銀行家深覺赫克托是個有趣的人,決定帶他去尋找「快樂」。而對富豪們來說,快樂就是無止盡的金錢,吃香喝辣,夜夜笙歌,想要有甚麼就能買甚麼。這樣的模式讓赫克托不禁問起富豪,你快樂嗎?然而富豪卻說:「我的工作多到沒空想這個問題。」

的確,人們為了生活,或者說,更好的生活,所以努力地帶著這份願景工作著,如此看來,人們工作是為了快樂,而當我們拼了命努力地工作的時候,好像反而不快樂了。真是矛盾阿人類這種生物~

 

1  

 

富豪帶赫克托去夜店見識,在那裏赫克托認識了一位自稱從鄉下到上海念書的女子,兩人相談甚歡以為找到了彼此的頻率,但赫克托並不知道,女子其實是富豪花錢買來的交際花。赫克托在夜店裡寫下了快樂守則第二條,『很多人以為有錢有名之後就會快樂。』

徹夜狂歡,在酒池肉林中寫下的快樂守則第三條讓都會男思索了許久,『許多人只在未來看見他們的快樂。』

 

1  

 

赫克托當然與夜店女子好上了,不過因為酒醉睡了一夜甚麼都沒發生,只在起床後輕輕一吻,此時他趕緊寫下第四條快樂守則。

『快樂可能是,能同時愛多於一個女人的自由。』

 

1  

 

而當赫克托發現那名女子並不是如她所說的學生,其實不過是被金錢奴役的青樓時,兩人破口大吵女子揚長而去,徒留下一團混亂的他,回頭寫下快樂守則第五條。

『有時快樂是難得糊塗。』

 

1  

 

離開中國,赫克托隻身前往西藏,攀上險峻高山拜訪修行喇嘛。赫克托問喇嘛:「為何你受盡千辛萬苦還能感到快樂?」喇嘛答:「正因為我受盡千辛萬苦。」赫克托又問:「是否人可以追求快樂,卻不能只求快樂?」喇嘛答:「更高層次是,知己所懼更勝知己所欲。」赫克托接著說:「是否越怕哀愁,越要擁抱哀愁?」這次喇嘛不答了,只告訴赫克托應該有更高層次的想法。於是赫克托接著說出了第六條快樂守則。

『逃避不快樂,並非通往快樂之路。』

 

1  

 

正當赫克托跟遠在歐洲的女友視訊時,山上颳起一陣大風將天線吹倒,瞬間斷線的聊天情緒,一股無奈怒火燒起來,喇嘛此時卻進門要赫克托到外面看看。原來是一陣起風,將寺院外的天馬旗吹得風采翩翩,各色鮮豔的天馬旗在高山蔚藍的背景襯托,強風的甩盪下,形成數道遠離塵囂的彩虹。

天馬旗又稱風馬旗,是藏傳佛教的一種文物,上頭寫著各式經文或佛菩薩形相以及吉祥語,通常是黃、綠、紅、藍、白五色為一組,懸掛起來的用意在於,咒幔隨風飛揚的同時等於經文也跟著傳送到了四方十界,在台灣也偶有見過。

赫克托本來因為大風而悲,但喇嘛們卻以大風而喜;似乎在告訴人們,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解讀角度,當你用好的那一面看待,你得到的便是正能量,驅使你快樂的力量。

 

1  

 

赫克托要離開西藏前際,喇嘛表示希望赫克托最後所得到的快樂心得能與他分享,赫克托不解的問要如何告訴喇嘛,喇嘛卻莞爾地說:「你可以skype我阿!!!」不禁讓觀者會心小噴笑。

有時候我們真的會感嘆,科技帶來了許多真正不可思議的事情,卻始終沒帶來真正的快樂。

 

1  

 

離開西藏,赫克托前往非洲拜訪多年未見的老友。從上海出發前往非洲,一共要轉四次飛機,最後一趟航行,坐到了一架堪比舊版國X客運鋁皮車的機型,那種一看就知道要買鉅額保險受益人簽給都會男的飛機。

一路上亂流不斷,赫克托嚇出一身汗的反應,讓坐在一旁的非裔女子覺得既同情又可愛,好啦,其實或許是又白癡又娘砲。

非裔女子告訴赫克托:「這架飛機看起來很破舊,正表示它從未失事過,所以,放一百個心吧。」非裔女子語畢,給了赫克托一個肯定的眼神,此時我突然頓住了。她說得沒錯阿!所以往後搭車都會男都要搭那種只剩骨架的車!( 誤 ) 或許這邊又再次表達了,一件事情有許多解釋面向,關鍵在你怎麼想。反正破飛機是搭上了,焦慮害怕也無濟於事,何不姑且放手相信它從未失事故的破舊呢?

 

1  

 

赫克托與非裔女子攀談起來,發現赫克托是為心理醫生後,女子向他推薦了一本人稱快樂的愛因斯坦所出版的書。這邊又是導演的一個巧妙安排,在破舊的飛機上,一個世人所認定的「落後」國家女子,竟向一位來自「先進」國家的高知識份子推薦一本講述快樂的書。

女子表示自己很喜歡這本書,甚至讀了兩次,卻很輕易地把書送給赫克托,只因她說:「這本書送給你,雖然我很喜歡,但我想你的國家更需要它。」如此嘲諷的對比,無不是對我們這些整天自覺煩惱的人打臉阿。

 

1  

 

女子問起他的感情狀態,赫克托表示雖有女友但始終不敢想結婚,此時女子告訴他第七條快樂守則。

『這個人大多時候讓你感覺到?... (a)開心,(b)不開心。』

 

1  

 

當赫克托問起女子是甚麼使你快樂,女子簡單回答了兩個字,家與家人。

想像著有天孩子們能過正常的日子,上學路上不再需要保鑣護送,就是快樂。在非洲這片動盪的土地上,這雖然是一個看似從不會進入我們夢想清單的冀望,卻是非洲多數國家人民的唯一最大心願。每個人的快樂都不同,你覺得是甚麼,快樂就是甚麼。

 

1  

 

在非洲的某一個晚上,深夜裡的酒吧中赫克托遇上了一個道貌岸然的西裝男,一看驚覺正是法國影帝尚雷諾帥阿北啊!他見赫克托一身學者氣息,便質問起赫克托到非洲到底要衝馬改。雷諾阿北不帶好口氣地問:「你來這拯救地球?種幾棵樹嗎?」或許正暗暗諷刺著許多政客,花幾分錢,做做樣子,喊喊口號,取得善良百姓支持後,大把油水進了口袋,而這些油水卻無不是從這些貧窮小民身上搜刮的民脂民膏,此刻成了最諷刺的正義。

 

1  

 

幾番交談之後發現尚雷諾是當地大毒梟,赫克托當然要道德勸說一番,沒想到帥阿北一個大發飆將他壓在桌上。

「人們有快樂的問題,我只是回應他們的問題,就跟你一樣!我種得東西比你的廢話更能振奮人心!」尚雷諾忿忿著將這幾個字噴在赫克托臉上。

或許在那片充滿著絕望的土地上,毒品成了人們唯一的快樂,比起那些滿口正義卻私下胡作非為的政客,毒梟們擺明著來的手段作為,或許還略顯得高尚了一些吧。

這讓都會宅男的我想起了海賊王裡的海軍,人人身上制服都寫著斗大的正義二字,殊不知正義這兩字,幾撇幾橫總共十八劃,卻有如千斤之頂壓在身上;滿口正義的海軍政府,實際上是抹殺了許多異己分子才有的地位。

 

 1  

 

當赫克托看著醫生好友治療了許多當地非洲小孩後,深有同感地寫下了第八條快樂守則。

『快樂是實踐天職,做你該做的事。』

 

1    

 

赫克托的醫生好友希望他能多留一陣子,畢竟非洲一直都很缺乏醫療人員,尤其是醫生。此時赫克托卻說:「我和你不一樣,你在這裡是必需品,我是名精神科醫生,而我在這裡就只是個奢侈品。精神科就像是個專給有錢人看的病,越富裕的城市,精神科醫生越多。」

精神科醫生就像個奢侈品,這話讓我咀嚼了幾天。曾幾何時,精神科醫生也變成有錢人所「享用」一種奢侈品了?

快樂守則第九條,『快樂是,有人愛真正的我。』

 

1    

 

快樂守則第十條,『道地的烤馬鈴薯!』

赫克托前去拜訪了飛機上認識的女子家庭,幾度把酒言歡之後驅車返回飯店途中,被當地武裝份子綁架軟禁起來,因為誤以為赫克托就是個先進國家來的亂抄新聞最強的妓者,決定要把他關到自己餓死。快樂守則第十一條,『恐懼阻礙著快樂。』

 

連續幾天沒進食的赫克托在鐵牢裡,生理與心理同時虛弱,他開始回想著歷歷人生,一幕一幕那些過去他所認為的平淡,現在看起來,竟成了他最奢望的幸福。

有時候我們怕死怕得要命,但其實我們從未真正活過。」

 

  1  

 

被釋放後獲得自由的赫克托,寫下第十二條快樂守則。

『快樂是感覺到全然的活著。』

 

1  

 

獲得自由的赫克托回到街上,被大群非洲人民圍著慶祝,慶祝一個好人的重生。體驗到人生苦短,他提筆寫下快樂守則第十三條。

『快樂是懂得盡情狂歡!』

 

1  

 

離開非洲後準備前往洛杉磯,飛機上一名病情嚴重的病患突然病發,赫克托全程陪伴她並試著減輕她的疼痛與病情,其實所做的都只是一些常人能了解的小動作,最大的幫助在於,從病發到飛機迫降著陸的這段期間內,赫克托與病發女子專注地聊著生活,使她能忘卻患病的疼痛並有力量堅持下去。而這其實這也正是赫克托身為心理醫生一直以來該做的事。

快樂守則第十四條,『聆聽便是愛。』「一個人聽你說話的樣子,完全透露了他在乎你的程度。」

 

1  

 

來到洛杉磯與往日舊愛見面以後,發現舊愛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自從年少時代分開之後,赫克托一直掛心於兩人沒有好好談過,十幾年過去了終於聚首,但有些事情,就是回不去了;往事不要再提,人生已多風雨。或許就這樣,看著對方幸福也是一種快樂。

快樂守則第十五條,『懷念不等於回到過去。』

 

1  

1  

 

這是一個倒吃甘蔗的故事,一部溫順好入喉的電影,它也像一杯恬靜清淡的好茶,片中節奏順暢,一氣呵成,越喝到後頭,發現從喉裡的回甘越加濃郁。至電影結束後,甚至留得你一口清香,餘韻繞尺久久不能散去。

最後這段赫克托與女友通電話時的內心戲,賽門佩吉跟飾演《控制》女主角的羅莎蒙派克,兩人皆有超級爆發的演技,兩人坦白地說出彼此真心話,而此時赫克托說出:「我最大的不快樂就是失去你,而我能想到最大的快樂,便是與妳攜手共度餘生。」他終於明白了,他的快樂來自於哪裡。

有沒有一個人,一件事,他/它帶給你最大的傷心,卻也帶給你最多的快樂?

 

1  

 

與女友通完電話後的赫科托,在經歷了眾多浮沉多舛後,他的痛苦、恐懼、喜悅超脫了一切,昇華為至高無上的快樂,這一切,都是因為學會了去

 

1  

 

片尾赫克托真的skype了遠在西藏山上的喇嘛,喇嘛興奮地問起他的心得。

「每個人都有快樂的能力。」赫克托說。喇嘛比了比手指,要赫克托在試著說出快樂的真諦。

「每個人都有快樂的權利。」赫克托再說。喇嘛依舊比了比手指。

「每個人都有快樂的義務。」赫克托平靜地娓娓道出這十個字。喇嘛笑了笑,對赫克托鞠了個躬。因為赫克托真得懂了快樂的真諦。

 

1  

 

我很喜歡片尾一段旁白,分享給不知道自己現在快不快樂的你。

從前有位醫生叫做赫克托,他很滿足於現狀,他的世界複雜,有時甚至混亂,而他樂於如此。安於生命中豐盛而隨意的規律。

 

本片不慍不火,但又時時衝擊著我們的思考。如同陳奕迅所唱的《你給我聽好》,詞神林夕真的強。「因為你知道,煩惱會解決煩惱。」當我們過的順遂時,過得好似比從前快樂時,反爾喜歡突然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是否快樂,其實這些都不過是自找麻煩。知足,就能夠快樂。

記住,快樂是你的義務,面對任何大小事的時候,快樂永遠是你打出來面對的第一張牌。讓自己的人生快樂,不是我們可以去做的事情,而是我們本就該做的事情!

 

 

【 Rating 】

 

 

IMDB: 6.9

 

ME: 7.7

 

YAHOO: 4.4

 

 

 

 

 

- The End -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